2月18日,記者來到衡陽市蒸湘區廖家灣社區,探訪衡陽市首家私人“光伏發電站”。“站主”羅士修說,光伏發電站可享受國家相應補貼,多余電量銷售創收,預計5年內收回成本。
當天上午春意盎然,陽光明媚,氣溫保持在20℃左右,記者跟隨羅士修爬上蒸湘區教文體局一棟家屬樓頂,見到他家的光伏太陽能發電站,兩排共12塊硅基薄膜太陽能面板朝南傾斜安放,盡情地吸收太陽光照,再通過專門的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。“每塊面板每年的發電量是125度,全年12塊面板發電1500度。”羅士修說,整個“發電站”占地面積17平方米。
羅士修原是位教師,現在擔任衡陽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理事。羅士修說,今年元旦期間,他自費組織環境志愿者聯合宣傳活動,慶祝新《環保法》實施,自己了解到使用光伏太陽能的好處,便主動與衡陽一家光伏太陽能供應商聯系。經過了解后,羅士修決意要建個私家光伏發電站。
為了鼓勵使用新能源,國家對使用光伏太陽能發電給予相應的補貼。羅士修介紹,國家光伏發電每度電補貼0.42元,補貼20年,按照全年發電1500度,那么一年補貼是630元,20年補貼金額達到12600元,這個補貼與前期投資正好相等。湖南省也有相應的補貼。“光伏發電每度電補貼0.2元,補貼10年。”羅士修說。
雖然羅士修有自己的電站,但是他依然離不開國家電網,因為白天可以發電,但是夜間沒有光照不能發電。為此,國網衡陽供電公司為他免費安裝了兩塊電表,一塊是專門計量太陽能發電量,另一塊是計量余電入網和使用國網的電量。